作者|时事热点观察者
在上海金虹桥的优友超市里,冰柜里躺着的几颗荔枝最近炸了锅。6颗装在精致盒子里的挂绿荔枝,价签上明晃晃标着298元——算下来一颗将近50块。这价钱能买半打星爸爸的精品咖啡,能拎三斤带骨的新鲜排骨,甚至抵得上不少普通劳动者半天的血汗钱。超市工作人员轻描淡写地说这是"有故事的荔枝",可剥开这层包装纸,我们尝到的到底是荔枝的清甜,还是被资本薅羊毛的苦涩?
一、价格暴利的遮羞布:当"故事性"成为收割利器
超市里的导购员指着那盒荔枝说:"你看它表皮更光滑,还带点绿,跟别的不一样。"可这话听着实在苍白——就凭这点"不一样",就能把价钱飙到普通荔枝的几十倍?现在菜市场里的妃子笑正便宜,十块钱能买三斤,堆在竹筐里红扑扑的,剥开皮水汪汪的甜。反观这挂绿荔枝,工作人员说它"肉质紧实、荔枝味浓",可这味觉上的细微差别,真能值回半天工资?
更让人犯嘀咕的是那句"有故事的荔枝"。挂绿荔枝确实有来历,据说清朝时还是贡品,可这典故到了超市货架上,怎么就成了漫天要价的理由?这就像古玩市场里,有人拿着个破痰盂说"这是乾隆用过的",然后翻百倍要价——本质上都是把老祖宗的故事当幌子,给消费者下套呢。
现在的商家都爱这套,把普通农产品往文化符号上靠。你买的不是荔枝,是"历史底蕴";吃的不是果肉,是"文化体验"。可消费升级不是这么升的啊,它本该是让普通人花合理的钱,过上更好的日子,而不是把寻常水果变成奢侈品,让大家望而却步。
二、天价水果产业链:谁在助推"荔枝刺客"
其实优友超市这事不算新鲜。这几年超市里的"水果刺客"越来越多:晴王葡萄论颗卖,一颗敢要五块;静冈蜜瓜切开来按片称,一片能抵一顿饭钱。这些天价水果背后,早就形成了一条成熟的暴利产业链。
源头的果园先开始炒作,说自己的果子是"限量栽培",一亩地只种几十棵树;又说用了"古法种植",果农凌晨三点就去人工授粉。这些听着玄乎的说法,无非是为了把收购价抬高。到了中间渠道更夸张,高端超市仗着自己地段好、顾客有钱,给这些水果贴上"精品"标签,进场费就敢收普通水果的五倍。最后到了消费者面前,再配上一套套伪科学话术:"这荔枝含双倍花青素,吃了能抗衰老""这品种有贵族血统,不是谁都能尝的",把中产们忽悠得晕头转向。
有做生鲜生意的朋友透底,所谓的"精品荔枝",进货价也就比普通品种高一半最多了,可到了超市里,售价能翻十倍。说白了,大家花大价钱买的不是水果本身,是那点"我吃得起天价荔枝"的虚荣心。朋友圈里发张咬荔枝的照片,配文"尝尝贡品的味道",底下一堆点赞,这才是商家真正卖给你的东西。
三、阶层裂变的镜子:荔枝分级的隐喻
超市里那盒挂绿荔枝的价签,就像面镜子,照出了现在社会的分层。下班路过菜场的打工人,会蹲在摊子前挑打折的妃子笑,还得问问"十块钱三斤能不能再送俩";写字楼里的白领可能咬咬牙买一盒,拍个照发圈,然后分三天慢慢吃,每口都得品出点"不一样";真正的有钱人呢,大概就是随手扫码扔进购物车,跟买瓶矿泉水似的。
可这种分级消费藏着危险。当资本给水果贴上阶层标签,十元三斤的荔枝就被暗戳戳说成"低端货",好像吃便宜水果就掉价。结果呢?越来越多的人觉得"连水果都吃不起好的",陷入莫名的焦虑。有高校做过调查,超过六成的年轻人因为水果太贵,平时都尽量少吃,甚至有人夏天宁愿喝糖水也不买荔枝。这可比298元一盒的荔枝让人揪心多了——连最基本的"吃水果自由"都成了问题,这正常吗?
四、监管缺位的纵容:谁该为乱象踩刹车
面对这些离谱的价格,现在的监管好像有点力不从心。首先是没标准,什么是"特级荔枝"?什么算"精品水果"?全凭商家一张嘴。包装上印个"优选",就能多卖三倍价,消费者根本分不清真假。
然后是执法太松。有次跟市场监管局的人聊天,他们也无奈:"只要商家明码标价,再贵我们也没法管,毕竟没违法。"可明码标价就代表合理吗?就像把普通矿泉水灌进水晶瓶,标上"百年冰川水"卖一百块,就算明码标价,难道就该放任不管?
消费者想维权更难。你说这荔枝吃着跟普通的没区别,商家一句"每个人口味不一样"就把你堵回去了。没地方检测,没地方说理,最后只能自认倒霉。
其实国外有不少办法可以学。日本对那种特别贵的"浪漫红宝石葡萄",有严格的品种专利保护,不是随便谁都能种,价格再高也有规矩;法国的红酒有原产地命名控制,不是波尔多产的就不能叫波尔多红酒。咱们的农产品也该有这套体系,不能让商家想怎么标价就怎么标价。自由市场不是放任不管,总得有个谱。
优友超市的那个冰柜,像个万花筒,把消费主义下的怪现象都装进去了。商家拿着话筒喊"这荔枝味更浓"的时候,不如听听菜市场阿婆的大实话:"再金贵的果子,放三天照样烂。" 人活着,靠的不是吃多贵的荔枝,是每天能踏踏实实地吃口新鲜水果,是十块钱三斤的快乐。
可现在这趋势真让人担心:今天是50块一颗的荔枝,明天会不会是50块一个的土豆?后天会不会是100块一根的黄瓜?货架后面,资本的镰刀已经磨得发亮了。咱们普通人能做的,或许就是别被那些"故事"忽悠,拎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——毕竟,再好听的故事,也不如一口实实在在的清甜来得实在。
天牛宝配资-配资网站推荐-加十倍杠杆炒股-开户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